《百喻经》是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有雌雄两只鸽子,同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时,它俩一起储藏了满满一巢果子。后来,果子干缩,只剩下半巢了。雄鸽责备雌鸽道:“搜集果子,都辛勤劳苦,你却独自偷吃,只下剩一半了。”雌鸽答道:“我没偷吃,是果子自己减少下去的。”雄鸽不信,怒斥道:“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呢?”于是就啄杀了雌鸽。没过几日,天降大雨,果子经雨湿润,又恢复到原先的一巢。雄鸽见了,方悔恨起来:“她的确没吃,我错杀了她。”便悲鸣着叫唤雌鸽:“你到哪儿去了?”
凡夫之人也是这样,心中存着是非颠倒的观念,迷执地追求五欲的快乐,不花心思观察事物的流动变迁,犯了杀、盗、淫、妄等重大禁戒。后来悔恨了,却也已无可挽回,只有悲叹不已,如那只愚鸽一般。
雌雄双鸽因果子缩水而起争执,雄鸽错疑雌鸽偷吃,怒而啄杀,待真相大白时,大错已铸,悲鸣不已。这不仅仅是对鸽子的警示,更是对我们这些走在修行之路上的凡夫俗子深刻的提醒。
世间万物,五欲之乐,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瞬息万变,无有实体。如鸽子所藏的果子,因风干而缩水,后又因雨润而复原,此乃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左右。然而,凡夫之人,心中常存是非颠倒之念,执着于眼前所见,不愿深入探究事物背后的真相,更不愿接受无常的现实。在追求五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触犯了杀、盗、淫、妄等禁戒,待到恶果显现,才悔恨不已,却已无法挽回。
在修行的路上,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放下我执,破除无明,洞察事物之流动变迁,超越是非颠倒的观念,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如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心无所执,方能自在。
(注:本文省思部分为青岛观音寺原创内容)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雄瞋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雄鸽不信,瞋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嘴啄雌鸽杀。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竟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