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最冷的日子里, 亦不乏最暖、最美的期盼 --回家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岁寒有清欢,灯火更可亲, 就让我们在期待中, 抖落一身寒气, 心向暖阳待归家。 大寒期间,流行许多蕴含寓意的传统习俗,如“食糯”“喝粥”“蒸煮糯米饭”“吃年糕”等。通过一些特色、清淡的食材来滋补、御寒,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补充能量,增强体质,还能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一份温暖与健康。 1.蒸煮糯米饭 作为征服了中国人味蕾的第一“黏”食,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明代医家缪希雍就曾指出:糯米为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简单来说就是,糯米有益于我们的脾胃,能够补养人体的血气,吃了以后人体会周身发热而起到愈寒滋补的作用,适合在冬天里适量食用。 2.萝卜山药竹荪汤 这道汤以白萝卜、山药和竹荪为主要食材,口感清新,营养均衡。萝卜具有消食化积、润肺止咳的功效,山药则能够健脾养胃、补肾益精,竹荪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够增强免疫力。这道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够帮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保持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糯米虽有滋补功效,然而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糖尿病人需少食。另外,糯米的收涩作用易导致便秘,记得搭配喝点萝卜汤来化解。 大寒时节,如若发现身体虚弱,精神不振,可温补脾胃封固肾气,多吃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 若情绪憋闷,心烦意乱,可以清淡饮食,少咸少辣,少甜少油,多吃些苦味的蔬菜。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若身体堵塞不通,可以适当吃些白菜、萝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味甘的蔬菜。还要注意多饮水,通畅全身。 大寒,是岁末的谢幕, 也是新年的序幕。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 我们不妨选择一份温暖心灵的素食。 感受那份清淡中的宁静。 通过吃素,让心灵更清净, 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大寒的含义, 选择吃素,与大自然对话, 与传统文化相拥,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