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妇女节丨愿每一位女性一路繁花,越来越好!

发布时间: 2025-03-08





图片


图片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祝所有女性同胞身心愉悦,

拥有智慧与从容的人生!

祈愿佛陀赐予女性智慧与勇气。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为妈妈和家里的女性行种种善法,

回向她们所愿皆满,平安喜乐!


古往今来,不论是世间事业,还是文化传承,女性的贡献都无可替代。


在大乘佛教中,描述了很多女性,她们修行有成、利人淑世、勤修功德,甚至证得圣果,她们的故事或录于典籍或口耳相传,她们的生命就像一束光,透过岁月尘埃,把世界照亮。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她们绚烂的一生。


图片

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悉达多太子出生后的第七天,摩耶夫人就往生了,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代替姐姐担负起抚育悉达多太子的责任。她亲自料理悉达多太子的饮食、衣服,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图片


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五年,净饭王舍报往生,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便带领王宫女眷等五百人来到尼拘陀树林,请求佛陀承允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三次都被佛陀婉言拒绝。


图片

图片

↑图出自电视剧《佛陀》


但她毫不气馁,并忏悔发愿:“愿断除女人一切恶习,为求出家,尽形寿终不懈怠。”后来阿难代为请命,以女众同样能证得圣果为由,恳请佛陀悲愍纳受。她们长跪不起,令佛陀的堂弟阿难非常感动,一个劲地恳求佛陀。阿难对佛陀说了很多姨母辛苦抚养佛陀的往事,又替她们求情。


图片

图片

↑图出自电视剧《佛陀》


最终,在阿难的帮助下,佛陀开例允许摩诃波阇波提和跟随她的五百女众都出家了,成为女众出家的起源,佛还专为女性制定了“八敬法”。


图片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出家以后,称为“大爱道比丘尼”,她和五百尼众很快就证得道果。


她以国母之尊入道,却能恪守教法,谦卑精进,热忱随和,受到大众的敬服。大爱道所领导的比丘尼僧团,合乎佛陀的教诫,她们不议论僧团是非,不妄语、两舌、恶口,也不滥收徒众或随便化缘应供,一生为佛教奉献努力,佛陀因此曾在僧团中赞叹她说:“诸比丘!大爱道比丘尼已除女人诸习气,是位有德丈夫,其圣德美行,堪为僧团大众楷模!”



图片

妙慧童女——文殊菩萨以她为师


《妙慧童女经》出自《大宝积经》其中一卷,这部经典印证了修行的成就不分男女,只要有承担的勇气和决心,人人都可以成就。


妙慧童女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虽然年幼,却极具善根。


有一次,佛陀升座说法,八岁的妙慧童女向佛陀一连串提出了十个震惊全座、攸关人生修行的课题,包括:


“如何让自己的相貌端正美好?”

“如何获得富贵?”

“如何与亲友和睦相处?”

“如何化生坐入莲花(没有肉身的限制)?”

“如何拥有神通自在?”

“如何处世无怨?”

“如何所言让人信受?”

“如何离开修持佛法的障碍?”

“如何远离魔障?”

“如何于此生终了之时,能得见佛?”


佛陀都各答以四种修行法门。


图片


妙慧童女听完佛陀说法,欢喜踊跃,发愿奉行,并感得三千大千世界发出六种震动,天降妙花如雨,鼓乐和鸣,与会大众皆现金色之身。


文殊菩萨见到这种种神异,觉得不可思议,便向妙慧童女提出了许多有关法性的问题,妙慧童女都对答如流。


佛陀在他们停止问答后,说道:“文殊菩萨!妙慧童女已于过去生中发菩提心,经三十劫后,我才发心趣入无上菩提。难道你记不得了吗?她还曾做过你的老师,令你住于无生忍!”  


文殊菩萨经佛陀这么一说,恍然大悟,欢喜地从座位中起身,对妙慧童女顶礼说道:“大德!我于往昔无量劫前已曾供养,想不到今日还得以亲近!”


图片


但文殊菩萨觉得妙慧既已修行成就,理应现大丈夫相,为何还是女流之身,便问:“妙慧,你怎么还不转女身为男身呢?


妙慧回答:“女人之相是了不可得的,还要转什么身呢?转不转男身,对我而言并没有差别,女身只是因缘假合而已;我没有分别心,也不执着此身,为何你要执着呢?”


图片


除了上述几位,还有听佛陀讲了十六观、证得无生忍,被佛陀授记必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韦提希夫人,还有发了十个大愿的胜鬘夫人,以及《楞严经》中曾痴迷阿难,在听佛陀讲《楞严经》一半的时候,证得阿罗汉果的摩登伽女。


另外,古今传记中也多有关于女性成就的记录,《善女人往生传》讲述了160位女子念佛往生,《比丘尼传》记录了200位中国比丘尼感人的修行故事.....






这么多事例都在告诉我们,

佛性面前男女平等。

修行没有男女相,

每一个人,

只要依照佛陀教导,如理行持,

都可以转凡成圣。


最后,祝愿天下女性同胞

幸福平安、吉祥如意;

祈愿佛陀加持所愿皆满,

喜乐自在!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