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小暑翩然而至, 似一团炽热的火焰, 点燃了夏日的激情。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季之第五个节气,通常于公历7月7日或8日交节,此时斗指辛,太阳黄经达10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名为“小暑”,可这热意却丝毫不容小觑,它如同一位热情过度的使者,宣告着盛夏的正式登场。 小暑这天,大地被阳光紧紧包裹,气温持续攀升,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此时,阳气愈发鼎盛,世间万物都在烈日的照耀下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与此同时,阴气也在悄然孕育,如同潜藏在暗处的溪流,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流淌而出。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体现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阴阳循环之道,恰似佛教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所揭示的世间万物皆在变化流转的真理。 风声急 雷影动 温风至:小暑时节,连吹来的风都是温热的,仿佛大自然在释放着它那无尽的热情。这温热的风,吹走了春日的温柔,带来了夏日的热烈,也吹醒了世间万物对生命的渴望。 蟋蟀居宇:因为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来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它们如同被酷热驱赶的旅人,寻找着一片清凉的栖息之地。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面对困境时的适应与智慧。 鹰始鸷: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展现出它那凌厉的姿态和勇猛的精神。鹰的飞翔,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困境的挑战,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炎热与压力时,要勇敢地向上,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农谚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农作物进入了快速生长的阶段,但也面临着干旱、病虫害等诸多挑战。 农人们如同守护家园的战士,日夜辛勤劳作,浇水、施肥、除虫,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庄稼。 这恰似修行者在修行的道路上,面对各种烦恼和诱惑,以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守护着自己的内心清净,不断去除心中的杂念和烦恼,向着解脱的彼岸前行。 食有度 心自宁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能量消耗大。饮食方面宜清淡爽口,多吃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可煮一碗绿豆粥,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毒。 佛教强调饮食要遵循“三净肉”“五净肉”的原则,注重食物的来源和品质,以慈悲之心对待万物。同时,倡导饮食有节,不过分贪图口腹之欲,让身体保持健康,心灵保持清净。 小暑养生要注重防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盐分。在闲暇时光,不妨找一个清幽的地方,静坐冥想,让烦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