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白露:露凝禅意润 秋净启澄明

发布时间: 2025-09-07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传统节气之第十五个节气

WHITE DEW

一夜秋风至

 白露点青苔

图片

图片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节气,

秋季第三个节气,

2025年于公历

9月7日16:51:41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寒生露凝,昼夜温差加大,万物逐渐走向成熟与内敛。



图片

露凝秋至  万象渐敛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微信图片_20250906174528_2778_228.png


图片

26.png
微信图片_20250906174132_2755_228.png


图片


一候鸿雁来




鸿雁感知秋意,自北方飞往温暖的南方。它们排列有序,振翅高飞,其坚毅与团结,如佛法中倡导的精进与和合。在修行路上,我们亦应如鸿雁般,既有勇猛精进的锐气,亦有同体大悲的协作,在菩提路上,不畏艰难,相互扶持,生生不息。


图片


二候玄鸟归




玄鸟(燕子),此时也纷纷南飞回归故里。它们的迁徙,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亦是生命本能的体现。这恰似修行者不执着于“我相”的迁徙,不迷失于“法相”的迷途,最终抵达“故乡明月”般的本来面目,回归心灵的宁静与本真。


图片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意为美食。群鸟感知到秋天的肃杀之气,开始储备食物以度过寒冬。这如同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善根福德,为证得菩提储备力量。每一次的善行、每一次的禅修,都将在“法界粮仓”中酿成解脱的醍醐。


26.png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此时,农作物进入了最后的生长冲刺阶段,农民们精心照料,期待着丰收的到来。北方的棉花吐絮,南方的晚稻抽穗,大地一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景象。


农人们顺应天时,春种秋收,就是修行者的信、解、行、证。



图片

秋润素膳  法慈相融




微信图片_20250906174214_2760_228.png

微信图片_20250906174124_2754_228.png

—玉露生凉—


白露时节,暑气渐退,秋燥渐显,人体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咳嗽等症状。饮食应以“滋阴润燥、润肺生津”为核心,多选择白色食物及应季果蔬,可多食梨、银耳、百合、芝麻等食物,以缓解秋燥对肺部的伤害。减少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的摄入,以防伤肺耗气。避免过量食用寒凉食物(如苦瓜、茄子),以免加重体内寒气。过于油腻的食物可能加重肠胃负担,需适量控制。


白露时节,以素食滋养身心,如同在修行的道路上播下慈悲与智慧的种子。这些种子在我们的心田中生根发芽,随着修行的深入,逐渐长成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带来清凉与安宁。



图片

秋净禅思  觉照本心




微信图片_20250906174200_2757_228.png

图片
图片



除饮食调养外,还需注意起居与情志的调和。白露养生重在养肺。肺主气,司呼吸,与秋气相通。此时宜保持心境的豁达与宁静,避免悲伤忧愁。可早睡早起,顺应秋季阳气收敛的趋势,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损阴液;可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剧烈运动耗损津液;可静坐冥想,诵经祈福;可生活禅,在劳作中体验“生活禅”,如耕种、做饭、打扫,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


白露之际,万物开始收敛,修行者的心也应逐渐沉淀。在纷繁的尘世中,保持一颗如秋水般平静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不被烦恼所困扰。


“露凝秋净,一念澄明。”


世界虽然喧嚣,

我们却可以像秋日的露珠一样,

保持纯净和澄明,

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


在每次禅坐时审视内心;

在研读经典时汲取智慧;

就可以感受露凝秋净的一念澄明。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